- 贺星星;陈薪宇;
以2007—2021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数据为样本,通过DEA—BCC模型测量经营效率,探索连锁股东对企业经营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连锁股东对企业经营效率存在协同治理效应,提高了企业经营,在经过Heckman两阶段回归、倾向得分匹配(PSM)和替换核心解释变量等检验方法后结论仍旧成立;连锁股东通过同行业势力促进行业间企业信息、资源交流,同时改善企业内部控制,使得企业经营效率提高;连锁股东对国有和非国有企业经营效率都有积极影响,且在行业竞争程度高的行业中更能发挥作用。连锁股东应规避短视决策,利用自身的联结网络加强企业间合作;同时监管部门应加强监管,引导投资者理性投资。
2024年01期 No.153 37-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5K] - 陈荷花;郭学军;
基于刺激—加工—响应理论,通过2(抢雷策略:有/无)×2(企业沟通风格:非正式/正式)组间设计,探究抢雷策略对消费者宽恕意愿的影响,并考察心理风险的中介作用和企业沟通风格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产品质量危机发生后,相比于不抢雷,抢雷策略能有效提升消费者宽恕意愿;心理风险在抢雷策略与消费者宽恕意愿之间的中介作用受到企业沟通风格的调节,最终对消费者宽恕意愿形成有调节的中介作用。应在产品质量危机情境下果断抢雷,以尽可能低的成本快速降低消费者的心理风险,从而提升消费者的宽恕意愿,保护品牌资产。
2024年01期 No.153 46-53+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0K] - 孙忠锋;魏来;
电子商务时代,线上渠道销售体验型产品时,经常赠送或出售样品供消费者试用体验。基于这一现实背景,以一个在线直销制造商为研究对象,对比提供样品试用与否的策略选择,确立了免费试用和收费试用策略的产品与样品定价及适用条件。结果表明,样品成本、消费者损失厌恶行为的强度、消费者组成结构和产品估值不确定性程度等决定了各策略的可行区域;不确定性的降低削弱了样品试用策略的适用性,损失厌恶度的增加有利于免费试用策略,但对收费试用策略的影响存在两面性。企业应精心设计试用样品,积极评估适用性更强的收费试用策略并完善配套服务,以获取最佳收益。
2024年01期 No.153 54-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5K] - 郭华丹;
随着ESG实践的关注度不断增加,ESG表现对企业价值创造产生的影响也受到越来越多的讨论。以2013—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ESG表现和企业价值创造的关系,以及信息不对称在其中的中介效应及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良好的ESG表现能够对企业价值创造产生正向影响;信息不对称在ESG表现对企业价值创造的影响中发挥着部分中介作用,良好的ESG表现能够缓解信息不对称,从而促进企业创造更多价值;信息不对称亦发挥着正向调节作用,当信息不对称程度降低时,ESG表现能够更好地促进企业价值创造。企业应重视ESG表现,提高信息披露质量,有效缓解信息不对称,提升利益相关方决策的准确性,共同推动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2024年01期 No.153 63-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1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