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文聪;林榕炜;
辅导员队伍建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的相关管理制度存在监督和博弈关系,难以激发工作主动性和提高工作效率。高赋能组织管理模式赋予个体自我发展目标、自我管理体系建设,营造自我发展良好氛围,有利于形成新时代高校师生同频共振相互激励的命运共同体。辅导员工作具有特殊性,其岗位边界清晰,并具备横向发展、融合发展能力,契合最优组织管理方案。通过授权辅导员一定的工作自主权、提高辅导员的工作决策自由宽度、提升辅导员的工作效率和质量,探索校级学生工作管理部门设立支持机制、二级单位学生管理部门认同释放权利、辅导员做好接受职权的准备建设等途径,强化辅导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促进立德树人目标的顺利实现。
2024年03期 No.155 80-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6K] - 蔡迪;
新时代高校要推进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不断探索党建育人质量提升的创新路径。从理论和实践维度出发,基于TOE理论框架,检视高校党建育人在技术、组织、环境层面的困境,结合某高校M依托智慧党建进而提升党建育人质量的探索实践,提出以党建育人共同体新格局为中心,打造党建育人新理念与新平台,提升党建育人创造力、组织力和品牌力的“一中心、二打造、三提升”党建育人质量提升创新路径,以期为破除高校党建育人困境、提升高校党建育人质量、助力高等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经验启示。
2024年03期 No.155 86-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2K] - 陈小梅;
核心素养教育旨在培养学生为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必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它的理论依据源自哲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教育学等多学科层面。在高校进行核心素养教育,通识课程是其主要载体。以核心素养教育为视角,目前商科院校通识课程设置存在特色不足、缺乏多元性、忽略实践性等问题。核心素养教育视域下商科院校通识课程设置可以通过强调整体,使课程突出商科特色;加强互动联系,使课程多元化发展;加强实践性,使课程由静态变为动态,打造商科元素、思政元素、专业元素有机融合的育人课程新模式,以满足核心素养教育体系的内在要求,从而有助于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
2024年03期 No.155 94-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7K]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