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旻;李铭伟;陈丽媛;
近年来风险事件频发导致大众恐慌情绪上升,商业银行面临包括舆情风险在内的各种风险。构建考虑舆情的商业银行风险预警指标体系,以2012—2022年15家商业银行为研究样本,通过文本分析构建舆情指数,因子分析法构造风险指数。建立28×55×1的BP神经网络模型,通过弹性分析评估风险指数对每个评价指标的敏感性。研究发现,国有大型银行在风险评价中处于优势地位;BP神经网络可以很好地进行风险拟合;A41舆情指数引起风险指数变动的敏感性强。应加强舆情风险管理,建立多层次系统性商业银行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结合机器学习在内的多种分析方法加强风险评估水平。
2024年04期 No.156 22-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9K] - 牛泽林;马宇蔚;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将“绿色金融”作为建设金融强国的“五篇大文章”之一,绿色金融如何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备受瞩目。在分析绿色金融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作用机制的基础上,选取福建省九个地级市2003—2022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绿色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机制检验显示其通过促进绿色技术创新、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产生作用;在科教水平较高、人口规模较大的城市,绿色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正向作用更明显。应建立健全绿色金融产品体系,促进绿色技术协同创新发展,推动城市间差异化协调发展,从而推动绿色金融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4年04期 No.156 32-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2K] - 何佳康;李军军;
绿色信贷政策扮演着连接金融信用与环保的重要桥梁和资源调配工具,在绿色经济发展中具有关键性地位。基于2009—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以2012年出台的《绿色信贷指引》为准自然实验,实证检验绿色信贷政策对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发现,绿色信贷政策显著提高了绿色企业的风险承担水平;绿色信贷政策可以通过强化绿色实质性创新和降低融资约束程度来提高绿色企业的风险承担水平;绿色信贷政策的风险承担激励效应在低现金水平、高市场化行业和我国东部地区的企业中更加突出。应增加对绿色技术研发的投资,增强金融机构对绿色企业的信贷支持,根据企业的异质性特征制定考核指标,并对环境信息公开程度不同的企业实施差异化的信贷策略。
2024年04期 No.156 4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6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