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商学人

经济法

  • 浅谈合同有效场合之缔约过失责任

    刘莉萍;吴智峰;

    合同有效场合之缔约过失责任于1896年德国学者莱昂哈德提出后,对世界各国立法及学说均产生一定的影响。缔约过失责任产生于合同缔结过程之中,不仅适用于合同不成立、无效、被撤销场合,也适用于合同有效场合。承认合同有效场合之缔约过失责任,有利于更全面地保护缔约当事人的利益,更好适应时代的变化发展要求。

    2008年04期 No.60 8-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 论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律规制——兼评公司法第五条第一款的规定

    龙新;

    企业作为社会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经营活动中必须承担社会责任。企业社会责任首先应该是一种法律责任,法律为企业社会责任设定了最低的标准。我国公司法第五条第一款对企业社会责任做出了原则性的规定,实现了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律规制。

    2008年04期 No.60 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 新《公司法》“揭开公司面纱”制度疑点再析——兼论英美法的宏大风格

    万洋;张蕾;

    新《公司法》第20条第3款规定的"揭开公司面纱制度",国内学者多将其称为"公司法人格否认"论,且对其名称、理论以及该条规范的性质的认识都存在偏差。这主要受大陆法的概念法学的影响,与"揭开公司面纱"原本所体现的英美法的宏大风格相悖。

    2008年04期 No.60 15-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 试析精神损害赔偿的几个法律问题

    张圣华;

    我国在《民法通则》和相关司法解释中虽然对精神损害赔偿在一定范围内进行了规定,但是精神损害赔偿一直是法学界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精神损害赔偿由于没有既定的统一标准且又与公民的切身权益密切相关。客观地说,精神损害赔偿是市场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的产物。尽管我国目前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与以前相比已有较大进步,但仍有许多不足,本文结合我国相关法律和司法解释的规定,对精神损害赔偿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

    2008年04期 No.60 19-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资本市场

  • 沪市CAPM模型的实证分析

    张雯;靳军会;刘强强;

    CAPM模型是现代金融理论的重要基础,从一开始它就处于金融理论研究的前沿,同时这一理论也一直存在着许多争议。随着统计方法的发展,统计数据的充实,对这一理论的研究也更加深入。中国作为一个新兴的资本市场,其股市的投资风险是否符合CAPM理论?基于此问题,利用标准CAPM模型对从沪市选取的32支股票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是:CAPM理论仍然不完全适合当前上海的股票市场,系统风险所占的比重不大,非系统因素起很大的作用,表明广泛运用投资组合会有良好的前景。

    2008年04期 No.60 23-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 权证上市对股票波动性影响的实证分析

    杨屈利;方杰;

    通过使用GARCH类模型,以中国证券市场上发行的钢铁类股票的认股和认沽权证为研究对象,从实证的角度分析权证的发行对股票波动性的影响。模型结果表明,部分权证的上市对均值方程构成影响,反映为指数的平均收益率随权证上市而发生改变;认股权证的发行减少了市场的波动性,而认沽权证的上市则加剧了市场的波动;当市场上股票收益率受到冲击时,其影响在短期内难以消除。

    2008年04期 No.60 28-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 浅谈我国资本市场多层次体系的构建

    黄建平;

    资本市场是社会主义市场进行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平台,也是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之一。资本市场能否充分发挥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不但取决于资本市场的制度性建设,而且取决于资本市场多层次体系的完备。我国资本市场多层次体系的建设取得了一些成就,但还存在一些不足,当前要依靠推出股指期货、创业板和全国统一的柜台交易市场来完善我国的资本市场体系。

    2008年04期 No.60 32-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金融·信贷

  • 我国央行货币政策透明度的实践及问题研究

    唐敏;黄仕华;

    提高货币政策透明度有利于加强货币政策的可信性和有效传递,因而受到了各国的重视。我国货币政策透明度的实践及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提高货币政策透明度具有积极的效用。然而,当前总体上我国货币政策透明度还不高,还存在着目标不透明、信息披露不完全、决策不公开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如何提高货币政策透明度成为当前央行亟待解决的问题。

    2008年04期 No.60 37-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 我国村镇银行构建的理论基础和相关概念的界定

    黄庆华;

    从农业产业特性与资本推动理论、西方经济学的农村金融发展理论二个方面,对我国村镇银行构建的指导理论进行概括阐述.明确村镇银行的内涵及特征,是建立和发展村镇银行,充分发挥这一新型金融组织支持"三农"发展的作用,并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

    2008年04期 No.60 4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 借鉴美国经验,完善我国住房消费信贷风险管理

    王平;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住房贷款发展迅猛,其规模在银行资产中的比重迅速上升,不少商业银行将住房贷款视为低风险的贷款品种,并将其作为贷款业务扩张的重点。与此同时,我国商业银行住房消费信贷风险管理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本文介绍了中美商业银行住房消费信贷的发展情况和美国住房信贷风险管理经验,分析我国住房信贷风险管理的局限性,提出在借鉴美国经验的基础上,完善我国商业银行住房信贷风险管理。

    2008年04期 No.60 47-50+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会计·税法

  •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下投资收益会计处理探讨

    朱毅芬;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核算的重点及难点在于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现金股利或利润,确认为当期投资收益。如何确定这一数额是广大实务工作者头疼的问题,文章给出了一种方便快捷的方法,就是将被投资企业分配的现金股利或利润与被投资企业在投资后实现的净利润用表格列出来,在列示时,要注意将本期实现的净利润不是同期分配,而是在下一期分配,利用这一表格,投资后累积分配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及被投资企业接受投资后产生的累积净利润就可以一目了然了。

    2008年04期 No.60 5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 如何完善现代企业治理机制下的内部控制制度

    杨华;

    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内部控制制度,也建立了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虽然因行业性质、管理体制、政府政策等因素影响,使得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不完全相同,但是其最终目的都一样,都是尽可能使内部控制制度真正发挥效用,使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内部控制制度是针对企业现有的经营控制环境、业务特征、作业流程、企业文化等制定的,时刻受客观环境影响,也受其自身主观影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不断加以完善。在现代企业治理机制下,如何更好地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本文拟就此问题提出有关建议。

    2008年04期 No.60 54-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 关于开征社会保障税的若干问题探析

    苏荣;

    社会保障税作为世界各国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的通行做法,广泛被许多国家所采用,但是现行社会保障费征收中面临着征收力度不足、政策不统一的各种问题。建立健全一套完整的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社会保障制度,已成为当前完善社会保障机制的重要手段。本文在全面分析我国当前设立社会保障税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具体设立社会保障税的具体做法及配套的改革措施。

    2008年04期 No.60 58-61+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1K]

高校组织建设

  • 关于我国高职院校组织结构“改善”的几点思考

    黄旭东;

    高等职业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科学研究和为社会服务的职能,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迅猛发展,高职院校在规模、结构、数量上都有了非常明显的变化,有必要在学校发展的过程当中对组织结构进行"改善",以适应社会对高职人才不断变化的需求,更好地发挥其功能。

    2008年04期 No.60 62-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5K]
  • 创设高校老干部参与和谐社会建设新途径的探究

    欧雅洪;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高校老干部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如何更好地融入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和谐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拟对创设高校老干部参与和谐社会建设新途径方面进行初步研究和探讨。

    2008年04期 No.60 67-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 论学校—社区的互动与高校干部经常性考察机制的建立

    陈晓斌;

    建立干部经常性考察机制作为干部考察工作的一个重要创新,对建立完善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笔者试从建立高校干部经常性考察机制出发,着重探讨构建学校—社区在经常性考察中互动的可能性、原则及途径方式等,从而推进高校干部经常性考察机制的不断建立健全。

    2008年04期 No.60 7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高职人才培养

  •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提升服务海西能力

    黄刚辉;

    二十一世纪我国的经济科学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高速发展,必将对我国的人力结构和教育结构体系产生重大的影响。在未来的几十年中,对如何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初、中、高级人才的数量和质量都提出了更高和更迫切的要求,所以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就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来自各个方面的巨大的人才需求的挑战。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升服务海西能力将是我省今后职业教育的重头戏。

    2008年04期 No.60 74-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 浅析高职院校的学风建设

    林菡;

    本文主要论述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在学风方面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既有学生自身的原因,也有社会环境和学校管理方面的因素,本文尝试从加强思想教育、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深化教学改革、树立学生主体观念和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入手,创建优良学风,提高教学质量。

    2008年04期 No.60 77-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 构建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初探

    游贵荣;

    本文从一个典型的校园网管理与建设工作过程出发,分析了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的岗位任务,并以网络管理员为例给出了如何设计该专业的行动领域、学习领域和学习情境的基本方法,初步构建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008年04期 No.60 81-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K]
  • 浅谈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和有关行为

    林文俊;刘新玲;

    当代大学生具有强烈的社会参与意识和一定的行为能力,强烈的社会参与意识对其自身的认知方式和行为模式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因此,研究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的形成、表现及其对大学生成长的具体影响,并对之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和引导,无疑是目前高校思政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

    2008年04期 No.60 87-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 福州部分高校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现状调查分析

    黄琴英;

    本文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和文献资料法对福州部分高校学生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并从中发现其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旨在为大学生课余体育活动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使他们的课余体育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2008年04期 No.60 92-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 大学生网络使用情况调查分析——以福州地区高校为例

    陈妮娅;

    网络已经成为现代大学生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大学生对网络的不合理使用带来了许多不良后果。为了预防和减少大学生网络成瘾就必须了解他们的网络使用情况,从中分析原因,寻找对策。本次调查的目的在于提供大学生网络使用者的人口学特征和网络使用行为的相关数据以及网络成瘾的情况,并进行相关分析,探讨其原因,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干预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建议。

    2008年04期 No.60 97-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 对物流学科教育现状的思考

    蒋舒凡;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被称为"第三利润源"的现代物流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正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竞争的国际化、需求的多样化、市场的一体化使现代物流的发展进入了一个高级阶段。许多专家指出,现代经济的发展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物流的水平。物流实践的发展,需要对物流学理论更深入、更规范的研究,需要更多的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物流人才。现在我国物流人才的培养在学历教育方面已初步形成了博士、硕士、本科、大专、中专多层次的教育体系,成绩是显著的,但其中存在的问题同样不容忽视。为使我国物流教育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必须正视现存的问题,并积极采取解决的办法。

    2008年04期 No.60 102-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教学探讨

  • 试论诗歌含蓄与诗歌教学模糊性的运用

    陈金凤;

    诗的含蓄,体现在诗句上的模糊朦胧和诗意上的丰富多彩。朦胧含蓄的诗能为人们所欣赏,这说明人们的审美活动也有其模糊的状态。所谓诗歌教学的模糊性,是指教学中在不影响学生准确理解教学内容,达到预期教学目的的前提下,用模糊不定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审美想象,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诗歌教学模糊性的运用主要有四个方面:诗歌的模糊性在诗歌教学中的体现;诗无达诂的诗歌欣赏准则在诗歌教学中的作用;模糊含蓄艺术在诗歌教学中的合理运用;模糊含蓄艺术在诗歌教学中运用的效果体现。

    2008年04期 No.60 105-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 试论英文影视作品对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作用

    陈静;

    在层出不穷的英语学习方法中,看英文影视学英语是目前非常流行的一种学习方式,备受学生的喜爱。通过影视作品中的对话、情节和相关场景等,学生能够构建一个接近真实的英语世界,置身于英语的语言环境中,在体验中学习英语。本文试以大量实例,简要论证英文影视作品对于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与发展的推动作用。

    2008年04期 No.60 109-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文学·艺术

  • 华裔作家雷祖威小说中的族裔性

    何幸君;

    一直以来,华裔作家雷祖威小说中的族裔性问题总是能引起评论家的关注。雷祖威开始发表作品时,没有刻意在自己的作品中加入少数族裔的成分。其对族裔性的弱化处理使华裔美国文学在题材范围的选择上更加多元化。而雷祖威先后发表的作品中,其族裔性主题有一个从弱到强的明显转变过程。

    2008年04期 No.60 112-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 服装设计与时代文化内在关系的探讨

    陈雪清;

    服装设计是对于一种文化机制的设计,它是沟通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一种媒介。同时服装设计是一种视觉传达性的造型艺术,是集科学与艺术于一体的、综合性的、多元化的一种创造活动。服装设计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文化形态,是时代的一个窗口。服装不仅与每个人的生活密切相关,而且它体现民族的性格特征,是时代文化精神的一种象征。

    2008年04期 No.60 116-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 谈小提琴在电影中的运用及其功能

    林彦君;

    小提琴以其特有的艺术形式和魅力在电影艺术中得到广泛的运用,本文就小提琴在影片中的不同存在形式,回顾并简析小提琴在电影中的不同运用手法和功用,为小提琴在自身表演领域之外的其他领域中运用提供借鉴。

    2008年04期 No.60 119-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