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彬;
大学文化是大学建设中的重要元素,也是大学育人不可缺少的要本,彰显着大学精神,潜移默化地影响和熏陶着人才的成长。福建商专在百年发展历程中筑就并形成了"商专样式"的现代职业大学校园文化特色:文化创设以践履现代大学"四大功能"为根本,解决"做什么文化"的问题;文化创意以"五个打"为路径,解决"怎么做文化"的问题;文化创建以"八个明确"为抓手,解决"如何做文化"的问题。
2013年05期 No.91 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7K] - 赵黎;
通过对2013年大陆高职院校毕业生赴台专升本实施情况的研究,分析大陆高职院校毕业生赴台专升本不理想的原因,如赴台专升本项目对报考生源资格的限制条件较为严格、赴台专升本项目的公布时间偏晚、台湾院校招生科系介绍及收费标准公布偏迟、在台湾高校学习的经济成本远大于大陆高校、台湾高校学历相比海外高校并不占优势、赴台专升本的学习成效存在不确定性等,提出要进一步放宽对赴台专升本项目的限制、完善赴台专升本项目信息内容并及时全面地向社会公开、通过各种形式减轻学生赴台专升本的经济压力、在教师和学生层面提升对台湾高校实力的认可度、利用台资企业对台湾高校学历的认可度为赴台专升本学生打开就业的大门等对策。
2013年05期 No.91 1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2K] - 高晓茜;
情绪劳动是教师这一职业的重要特征,大学教师是属于高情绪劳动的专业技术性工作者。教师的工作是复杂的,教学的对象也有其独特的个性。面对工作压力,难免会引发负面情绪。这时,教师如何去调节自身情绪,或者学校如何适当引导教师情绪,成为一个重要议题。
2013年05期 No.91 1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8K] - 蒋欣荣;
市场营销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石,营销的失败很可能意味着企业的失败。为了适应企业营销人才的需求,各高职院校非常重视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订单式培养"、"引企入校"等模式便应运而生,但目前已有的模式总是存在着一些弊端。在这种情况下,以大量实践为基础,提出"诊断式项目引领"的高职营销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高职软专业的建设提供一种有所创新的思路。
2013年05期 No.91 20-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5K]
- 胡静;
政府与市场是两种资源配置方式,在不同的经济体、同一经济体的不同发展阶段,都存在如何定位政府与市场关系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创造了"中国奇迹",但也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问题。在经济体制改革的"攻坚区"和"深水区",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是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
2013年05期 No.91 3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8K] - 张宗柯;
结合陶瓷企业实际情况,运用德尔菲法,构建陶瓷企业物流业务外包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风险因素的权重,综合灰色关联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提出陶瓷企业物流业务外包风险评价模型,最后进行实证研究,给出实证陶瓷企业的物流业务外包风险评价值,针对性地提出改进建议。
2013年05期 No.91 39-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1K] - 谢宝田;
在全球低碳经济时代背景下,酒店业的绿色管理理念应运而生。经济型酒店作为酒店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经营理念与绿色管理有异曲同工之处,具有推行绿色管理的独特优势,但是在观念、制度、产品、服务方面仍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完善和优化经济型酒店的绿色管理,不仅能顺应低碳经济时代发展的要求,还可以提高经济型酒店的整体竞争力。
2013年05期 No.91 45-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3K] - 黄键琳;
从知识产权工作在服务外包领域的重要性入手,分析我国在发展服务外包中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通过提高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完善企业知识产权制度、加强执法力度等措施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知识产权与服务外包的有机融合。
2013年05期 No.91 50-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6K] - 邵宇;
银行服务营销是以客户服务为中心,以利润最大化为目的,通过各种营销组合策略的实施,将金融产品转移到客户手中的动态管理过程。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金融行业逐步开放,致使银行业竞争日趋加剧。因此,在当前形势下,制定适合自身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的营销模式是各家商业银行面临的迫切问题。通过分析我国商业银行服务营销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国外商业银行的成熟经验,探讨适合我国国情的商业银行服务营销新模式,以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整体竞争力。
2013年05期 No.91 53-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2K] - 陈超容;
我国中央一号文件连续聚焦"三农"问题,意在从根本上改变农业、农村、农民的传统模式,走向现代化农业发展道路。而农民创业成为了解决农民就业、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则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能够将农民的力量集中起来,更有效地促进农业发展。通过调查分析,探究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模式上的不同之处,从而得出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
2013年05期 No.91 57-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1K]
- 钟晓燕;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随之提高,人们在追求丰富的物质生活的同时也越来越关注食品质量与新鲜程度,这就对冷链物流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发展相对滞后的福建省冷链物流行业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需求,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省经济的发展,为此发展第三方冷链物流迫在眉睫。
2013年05期 No.91 62-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3K] - 张伟利;丁中文;
都市型现代农业是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重要交汇点,是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乡融合的有效途径。在推进一体化发展的进程中,福州都市农业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极大成绩。但在深入拓展与转型升级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难点问题与制约因素。为此,我们必须要在健全机制、品牌建设、科技支撑、多元融入、加大扶持等方面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以求福州都市农业的整体提升与持续发展。
2013年05期 No.91 67-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2K] - 陈珠芳;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乡村旅游作为一种健康、时尚、休闲的旅游方式受到广大旅游者的青睐。目前福州市乡村旅游发展已有遍地开花之势,对福州市乡村旅游开发现状进行梳理,指出福州乡村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并基于地域背景提出福州市乡村旅游开发的形象定位,基于区域特色提出福州市乡村旅游开发的空间布局,基于资源特色提出福州市乡村旅游的产品开发思路。
2013年05期 No.91 7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9K] - 张菊伟;
城市的发展日益受到资源、空间环境的约束,而智慧城市的发展模式恰恰符合了未来城市发展的需求。"十二五"时期,我国全面进入城市时代,城市发展将由劳动、资本、土地等传统要素驱动转向信息、技术、知识等创新要素驱动。大力推进智慧城市的建设是我国实现"十二五"时期提高城市发展质量,创新城市生产、生活和管理方式的重要举措。在智慧城市的建设方面,平潭综合试验区拥有独特的优势的同时也存在挑战。
2013年05期 No.91 77-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7K]
- 庄晶萍;
法律援助制度在弥补有偿法律服务的缺陷、保障民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我国的国情决定了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法律援助工作体系,是我国法律援助事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更是法律援助事业做大做优做强的关键所在。构建具有福州地方特色的法律援助工作体系,应发挥地方优势,以新时期福州市法律援助事业的全面提升为切入点,从机构定性、经费保障、队伍建设、案件范围、风险防控等方面做出探索。
2013年05期 No.91 83-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9K] - 刘莉萍;
随着经济发展、基于伦理道德的考虑及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立法保护动物福利已成为国际趋势。从比较角度剖析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动物福利立法目的、立法模式、适用范围及法律制度,分析比较发达国家动物福利立法的共同性和特殊性,探析符合我国国情动物福利立法的启示,提出建议。
2013年05期 No.91 92-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1K] - 练清华;
孙犁晚年散文以个性意识的逐步强化为先导,有意识地回归"五四"时期散文的创作理念,强调散文创作应该坚持自然真实的原则,自由地抒写内心情感体验,渴望心灵的放松和情绪的释放,在创作过程中开始追求一种闲适取向。文章立足于孙犁晚年散文本身,阐述其晚年散文的闲适体现及新的闲适内涵,并结合时代背景和孙犁个人性格探讨其晚年散文闲适取向形成的可行性和必然性。
2013年05期 No.91 97-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3K] - 柯佳音;
口译不仅是语言转换的过程,更是面对面的跨文化交际活动。由于英汉民族所处的地域、社会、语言等环境不同,两种文化在思维方式、历史宗教、生活习俗等方面存在差异,从而可能造成跨文化交际障碍。口译者作为跨文化交际的桥梁,不仅需要精湛的双语功底,更要熟知双方的文化背景,真正让口译成为文化传播的媒介。
2013年05期 No.91 101-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7K] - 李茹霞;
结合小说中具体言语现象,考察了"待遇表现"与人物内外关系(会话中涉及的出场人物为3人以下)之间的关系,得出两个结论:当会话中出场的二人(说话者和听话者)为内外关系时,即便说话者的年龄、地位等高于听话者,说话者仍须对听话者使用尊敬或谦逊的表达方式以示敬意,句末则相应地使用郑重的表达方式以示礼貌;当出场人物为三人(说话者、听话者、话题人物)时,则根据话题人物与说话者或听话者的内外关系,选择相应的表达方式。
2013年05期 No.91 105-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