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勇志;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自贸区、自贸港建设,多次就这一问题做出重要论述。福建自贸区自2015年4月成立以来,坚决贯彻习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决策部署,以制度创新为引领,对标国际先进规则,在简政放权、投资贸易、对台先行、金融开放、监管保障等领域改革创新,取得一些成功经验,形成五个方面的典型经验,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可对标海南自贸港,复制推广先进经验,以市场主体的需求为导向加快制度创新,加强系统集成,推行"互联网+"改革,主动向上对接、争取承担更多国家级试验任务。
2020年05期 No.133 34-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 张海霞;蔡瑶;黄锦婷;
贸易便利化是自贸试验区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南沙自贸区的发展现状,构建四维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从通关环境、港口环境、电子商务环境、金融环境等四个方面对南沙自贸区的贸易便利化水平进行综合测度和纵向比较。结果显示:2016-2018年南沙自贸区贸易便利化综合评价值从1.000逐年增长至2.573,其中金融环境贡献最大、通关环境贡献较低。进一步提升南沙自贸区的贸易便利化水平,需加快搭建全球报关系统,积极打造"智慧化"通关环境;推动供应链基地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港口环境;充分利用政策叠加优势,打造信息化电子商务环境;深化开放的资金管理制度,打造良好的金融环境。
2020年05期 No.133 40-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0K]
- 陈增明;王娟;
随着新经济时代的来临,商业、技术和人文三者间融合不断深入,地方应用型高校的新商科人才培养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新商科教育必须满足新经济发展需要、商科教育创新要求以及把握商学国际交流趋势,充分考虑新时代商科教育的商科性、地方性、应用性、社会性及复合性,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从教育理念、培养模式、学科融合、教学方法及师资团队等方面不断创新培养路径。
2020年05期 No.133 76-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 盛沛锋;钱树静;
作为连接中外的桥梁,高素质留学生储备的数量和质量对"一带一路"建设和中国"走出去"企业长久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基于宁波大学国际工商管理专业来华商科留学生培养的实践经验,发现影响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因素包括学校办学理念、专业设置、课程选择、学生选择权、教师授课风格等。提出商科类院校应结合自身的办学理念和优势,设置契合国家发展战略、顺应未来市场需求的专业,融合与世界著名大学一致的核心课程和具有明显中国特色的选修课程,建设中英文商科模拟实验室,编著全英文中国本土案例集,与"走出去"企业联合培养,有效提高来华留学生的培养质量。
2020年05期 No.133 82-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 颜辉斌;
高校学生是阅读的主要群体。通过问卷调查,分析福建商学院学生的阅读理念、阅读行为、阅读活动等现状,得出学生存在功利性强、缺乏阅读引导、阅读时间较为被动、阅读方式不佳、阅读效率低、阅读氛围不佳等问题。新建应用型本科应完善顶层设计,推进"读书社"阅读工作常态化,创新阅读活动的趣味性,增强新媒体平台的应用,加大社会科学类图书采购,营造阅读氛围,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2020年05期 No.133 90-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 陈永清;郑芳;
劳动教育在高校教育体系中承担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具有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学生奋斗精神、塑造学生诚信品质、提高学生创造能力的重要意义。高校应针对目前劳动教育存在的内涵模糊、目标认识浅薄、以文化人缺憾、评价手段单一等问题,围绕劳动教育人才培养、课程思政、实践平台、协同模式和制度建设,从目标、结构、内容、实施、评价等五个要素构建具有高等院校特色、时代特征的劳动教育课程,让劳动教育成为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路径之一。
2020年05期 No.133 96-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