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虹;
以2013-2018年我国31个省份(直辖市、自治区)为研究样本,探讨各省区会展经济对当地服务业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从会展投入看,展览场馆数量和展览场馆面积均显著正向影响地区服务业发展;从会展产出看,展览数量和展览面积对地区服务业发展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会展业对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存在地区差异,东部地区会展投入对服务业发展影响更强,而西部地区则表现为会展产出影响更强。对会展业进行布局时,东部地区在展览场馆建设不足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增加大型展览场馆建设;西部地区应充分利用现有展览场馆资源,提高展览场馆的开发利用程度,以带动服务业发展。
2021年01期 No.135 15-2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10K] - 孙希瑞;吴贵华;谭蓉;
会展企业空间合理化布局有利于城市会展经济发展。以厦门市会展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最邻近距离分析法、核密度分析法及标准差椭圆分析法等,分析厦门市会展企业空间集聚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厦门市会展业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性;集聚与扩散并存,呈现由"单核集聚"向"双核集聚"的发展格局;在西南——东部方向呈条带状分布,重心向厦门会展中心方向移动;圈层等级结构明显,第二层级圈层集聚特征加强;会展服务设施、品牌展会活动、城市营商环境、交通基础设施、政府政策是影响会展企业空间集聚的5个主要因素。厦门市政府可通过推动会展服务设施建设、优化会展扶持政策、全方位推进会展公共平台建设等政策的实施来提高厦门会展业竞争力。
2021年01期 No.135 24-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80K] - 张晓格;郑紫薇;林本喜;
对外直接投资是一国参与国际分工与获利的重要形式,近些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呈稳步增长趋势,其中重要一部分流向为东盟,而领导人访问在一国直接投资决策中具有重要导向作用。以东盟为样本,利用2004-2018年中国对其直接投资面板数据,研究双边领导人访问对中国在东盟直接投资区位选择影响效应,结果表明:双边领导人访问对中国在东盟直接投资有促进效应;不同访问方式的影响效应不同,中国领导人出访东盟对直接投资的促进作用比东盟领导人来访中国更显著;不同职级的领导人访问的作用效应存在一定差异。建议利用"一带一路"倡议,加强中国与各国的经济联系;适当考虑增加领导人的出访,促进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优化政治外交结构,提高外交出访影响效应。
2021年01期 No.135 33-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59K]
- 周稳;高峰;
寿州窑陶瓷是中华民族文化符号和审美习惯的鲜活载体、样本和记忆,经过魏晋南北朝、隋朝和初唐的发展,至唐代中期达到全盛时期,但在唐朝晚期遭受严重打击。寿州窑陶瓷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和质朴淳厚的艺术特点折射出丰厚的地域文化,镌刻着淮南地区民间工艺美术的艺术色彩和文化底蕴。当代透过寿州窑陶瓷可以感受隋唐时期的风土人情和社会文化,剖析古人磅礴壮丽的精神世界,也为寿州窑陶瓷的传承、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参考价值。
2021年01期 No.135 59-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2K] - 刘丹;周南轩;
琉球自明洪武五年(1372年)起向中国称臣纳贡,建立了长达500多年的封贡制度,两地至今仍保留相关历史遗迹。福建作为琉球使团到达和离开中国的首末站,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考察琉球使团朝贡路线之福建段史迹,发现有些已荡然无存,有些至今尚存,但受重视程度不高,仅有几处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分析相关现存遗迹各层面的价值,依法进行预防性保护、数字化保存和利用显得尤为重要。
2021年01期 No.135 65-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3K] - 刘皇俊;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新启蒙主义与国家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共同登上了历史舞台。它们高扬思想解放的旗帜,一扫"左"的沉闷,在中国社会各领域重建起相对的自主性和主体自由。"文学是人学"命题在这一时代背景下重获新生,理论家们纷纷著文,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文艺学、美学等角度论证"人性"之于文学的合法性。从根本上看,新时期的"文学是人学"命题是五十年代"人学"论争的余绪,是新启蒙思想和政治文化"祛魅"之下的产物,是理论家批判"阶级论""工具论"的强大武器,更是中国现代文学理论从客体论转向主体论的开始。
2021年01期 No.135 7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0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