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禺;黄新焕;欧忠辉;
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基于系统论思想,构建县域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分析2015—2019年马尾区高质量发展水平,识别影响马尾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研究表明:马尾区综合质效、城乡发展、共享发展三个子系统的发展水平较高,创新发展子系统发展水平较低,开放发展和绿色发展子系统发展水平分别呈现"先高后低、先低后高"的特征。马尾区高质量发展处于良好水平,创新型人才缺乏、第三产业产值占GDP比重偏低、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仍待提高是其发展短板。应通过全面增强创新活力、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纵深推进改革开放、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增进民生福祉来提升高质量发展水平。
2021年04期 No.138 6-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6K] - 王嘉欣;叶琪;
选取企业家精神为中介变量,构建金融分权、技术创新、企业家精神驱动绿色发展的结构模型,并采用PLS-SEM模型算法,对2003—2020年全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技术创新对绿色发展的影响最强,通过"技术创新→企业家精神→绿色发展"路径产生的间接效应略大于"技术创新→绿色发展"路径产生的直接效应;金融分权对绿色发展的总效应仅次于技术创新,主要通过"金融分权→绿色发展"路径与绿色发展呈U型关系,同时也可以通过"金融分权→企业家精神→绿色发展"路径对绿色发展起到一定作用;企业家精神对绿色发展产生的总效应最小,但它是连接金融分权、技术创新和绿色发展的重要枢纽。应适度深化金融分权,构建产学研融合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保护和激发企业家精神,提升绿色发展水平。
2021年04期 No.138 15-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3K] - 顾敏;
"一带一路"倡议自提出以来,推动了相关地区的经济增长、产业升级、扩大对外贸易与提升城镇化水平等,也对沿线省份的物流业发展产生影响。基于理论分析与双重差分模型,结合中国31个省份2003—2018年的面板数据,利用准自然实验方法,评估"一带一路"倡议对沿线省份物流业发展产生的政策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一带一路"倡议显著促进了沿线省份的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水平、工业比重与基础设施建设对区域物流业发展起到正向作用。相关地区应借助"一带一路"倡议,善于利用区位优势与地理优势,扩大对外贸易,提高创新技术在物流行业的渗透率,提升城镇化水平,推动区域物流业的高质量发展。
2021年04期 No.138 24-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3K]
- 张玮;
在以政府推动为主导力量形成的资本市场中,国家干预对证券市场的介入程度较深。在金融资本较为稀缺的后发国家,资本市场还承担为国家发展融资、改善公司治理水平、引导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功能。证券交易所作为一国资本市场的核心基础设施,其设立方式、行动策略、产品结构及治理结构也融入了国家需求因素。证券交易所是一国在国际资本市场的主权象征,壮大本国证券交易所的影响力成为了各国的普遍选择。新冠肺炎疫情之后,国际资本市场一体化进程受到了冲击,证券交易所对本国优质上市资源的争夺也成为了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的重要手段。我国证券交易所的自律管理行为是证券集中监管体系的组成部分,应符合国家的宏观调控目标和金融发展战略,维护市场秩序、防范金融市场风险。
2021年04期 No.138 30-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 董思睿;
利用2005—2018年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建立中介效应模型进行静态面板回归分析,实证检验风险投资与技术市场的关系及研发投入在其中发挥的作用。结果表明,从技术输出与吸纳两个视角,风险投资均显著地推动了技术市场发展;研发投入在风险投资与技术市场发展之间起中介作用;风险投资对技术市场发展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其中,东部地区的风险投资对技术市场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研发投入的中介效应明显。应扩大风险投资规模,引导各经济主体增加研发投入,提升创新能力,助力科技成果转化,释放市场活力,并采取多举措推动不同地区技术市场双向发展。
2021年04期 No.138 37-44+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66K]
- 赖玉倩;林孔团;
基于关系嵌入理论与资源依赖理论,探讨行业协会对小微企业创新的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行业协会提升了协会内企业的创新能力,并且对同街道或同村的协会外企业具有普惠性和溢出效应;机制研究发现,行业协会作为有效的企业禀赋信号途径实现了对企业创新的正面影响。发挥行业协会对小微企业的创新促进作用,需要政府加强对行业协会的重视和支持;同时,行业协会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和服务体系的普惠性;小微企业也应积极加入行业协会,并运用协会功能提高自身的创新活力和能力。
2021年04期 No.138 45-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45K] - 张鲜华;高媛源;
我国A股上市公司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表现在不断提升,但与国际投资者的期待以及全球最佳实践之间仍存在着较大差距。来自沪深300指数成分股公司的数据表明,在考虑时滞性的前提下,企业的ESG表现与财务绩效之间存在着反向的交互因果关系,良好的ESG表现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盈利能力强的企业ESG表现反而欠佳,原因可能在于,企业对ESG责任的认识尚处在初期阶段且我国资本市场还未广泛融入国际市场。上市公司还需通过建立ESG投资的长期驱动力、提高ESG活动实质性履责意识和完善ESG信息的评级依据与考核指标等措施,逐步推进ESG表现与全球标准接轨,提升在国际资本市场中的ESG形象与投资价值。
2021年04期 No.138 54-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 杨敏;李中斌;
"互联网+"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行动促进了网络创业的发展,农产品电商的创新创业环境不断改善,新冠肺炎疫情给农产品电商的创新创业带来机遇,也暴露出风险。运用PSR模型,从政策、市场、社会、技术四个方面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农产品电商创新创业面临的环境,建议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促进农产品电商创新创业效应的发挥;重视市场消费需求的转变,鼓励农产品电商模式创新;构建质量安全监管机制,支持农产品电商品牌二次创业;加快信息与物流技术创新,推动农产品电商高质量发展。
2021年04期 No.138 62-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5K] - 陶丽;李婵;田甜;
PPP医疗卫生项目是我国PPP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较易触发公共风险的领域。以福建省儿童医院PPP项目为例,分析PPP医疗卫生项目公共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如按合同约定风险分配具有局限性、项目与公众的信用风险管理缺失、医疗废物污染风险有待正视、法律诉讼风险管理需要加强等。提出合同分配公共风险要兼顾公众、采购和使用信用风险管理类服务、建立环境污染强制保险制度、构建防范化解法律诉讼多元方式等建议,以期提升对PPP医疗卫生项目公共风险的管理水平,完善PPP医疗卫生项目风险治理体系。
2021年04期 No.138 70-76+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