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蒲文庆;
青年工作是党的战略性工作,高校心理育人的成效直接影响到我国青年人才的心理健康水平,影响到国家的未来发展和社会的安定稳定。现有的心理育人运行机制在实践过程中存在建设力度、精准度、效度不够等问题,没有从管理学的角度建立起一个标准化的运行体系。开展高校心理育人工作标准化建设,应遵循普遍联系原则、全面系统原则、发展变化原则,从组织设置、队伍建设、工作内容、工作机制、场所建设等方面实现标准化建设,改进高校心理育人的管理机制,帮助青年大学生构建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实现高校心理育人工作水平的整体提升。
2023年01期 No.147 70-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2K] - 林剑;刘迪;黄益军;
闽商精神蕴含的价值理念为福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动力。运用扎根理论构建基于闽商精神传承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研究发现,闽商精神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来源;创新创业课程和活动合力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素养提升;创新创业资源与创新创业素养、创新创业课程及活动形成互动关系;创新创业氛围对创新创业素养起调节作用。研究指出,通过政府健全服务体系、产业组织通力合作与高校完善教育体系来实现系统构建目标。
2023年01期 No.147 76-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2K] - 张凤琴;林文艺;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坚定文化自信对高校发挥文化传承创新职能、实现“三全育人”、完成立德树人使命,对大学生坚定文化自信,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育人主体地位认识存在偏差、思想政治理论功底不深、外来文化及新媒体传播技术的冲击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文化自信程度无法满足新时代育人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进一步树牢“铸魂育人”意识,沉下心来研读经典文献夯实文化根基,创新育人形式提升育人实效,加强交流协作共融共通,在育人实践中坚定文化自信。
2023年01期 No.147 85-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1K] - 郑晓倩;陈灏;
师生满意度是衡量智慧校园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尺。构建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以福建F大学为例开展实证研究,采用偏最小二乘结构方程模型方法 (PLS-SEM),从教学个性化、生活便利性、管理精准化、科研智慧化、环境舒适性五个方面,对智慧校园师生满意度进行定量评价。研究表明:五个潜在变量均能正向影响智慧校园师生满意度,其中师生对智慧校园促进个性化教学的满意度感知最为显著;对智慧校园提高生活便利性、助推管理精准化及助力科研智慧化的满意度感知相对显著;对智慧校园提升环境舒适性的满意度感知最弱。高校应强化技术融合推动个性化教学,优化移动终端便捷校园生活,完善系统建设赋能精准化管理,加强平台构建辅助现代化科研,配套基础设施打造舒适校园环境,以提高智慧校园师生满意度。
2023年01期 No.147 91-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6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