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

  •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重要论述的福建探源

    陈锋华;陈柏良;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和地方的各层级工作中始终高度重视教育工作,特别是在福建工作期间进行了长期、深入和系统的理论探究和实践探索。经过文献调查和文本分析,从思想孕育与发展的视角探源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重要论述形成的逻辑理路,明确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方向性、根本性、全局性、战略性等重要论述的思想内涵精髓要义,清晰地呈现了其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的思维逻辑和方法路径一脉相承、一以贯之、有机统一、相互融合、不断升华的动态发展脉络。

    2023年05期 No.151 1-7+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0K]
  • 数字时代全党开展主题教育的特征、路径与效果

    吴春梅;储著源;

    正确把握数字时代全党开展主题教育的鲜明特征是推动主题教育顺利进行的先决条件。线上线下相结合、学习方式自主多元、全员覆盖无遗漏、数字资源实时共享,是数字技术赋能主题教育高质量开展的新特点。打造数字化宣传矩阵、丰富数字化资源供给、凝聚数字化服务合力,是推动党内主题教育有序开展的关键环节与重要举措。推动形成全党开展主题教育的大格局、大行动、大效应,进而加快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和指导实践,是数字时代全党开展主题教育的显著效果。

    2023年05期 No.151 8-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2K]

经济研究

  • 福建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研究

    林秀烟;王宏;陈伟雄;

    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是全面实现共同富裕的前提。利用熵值法分析福建省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的耦合协调关系,发现2000—2021年福建省两化发展综合指数不断上升,但仍处于初级协调的低水平发展状态。应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城乡三大产业融合;突破城乡二元结构限制,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2023年05期 No.151 15-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2K]
  • 福建省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效率及地区差异化研究——基于非合意产出的SBM-Malmquist指数分析

    黄祥庆;

    运用含非合意产出的SBM-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方法,对福建省“十三五”期间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效率及其地区差异化进行静态效率和动态效率的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福建省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综合效率方面存在改进空间,大部分地市离完全DEA有效(效率值=1)仍有差距;省内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TFP总体上保持高增长;在发展效率的地区差异上,闽南地区效率较高。应进一步推动数字科技创新纵深发展,保障数字经济综合技术效率;着力全要素生产率实质提升,激活数字经济产业能级动力;扩大区域协作空间溢出效应,助推数字经济地区差异弥合。

    2023年05期 No.151 22-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6K]
  • 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是否抑制了贸易?

    文耿重;林本喜;

    自由贸易试验区肩负着招商引资、推动外贸的重要任务,但其引入的外资会替代贸易还是互补?利用2001—2021年中国31省市数据(不包括中国港澳台地区数据)构建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发现自由贸易试验区试点可以有效吸引外商投资,且在第三产业发展较快地区作用较强,但该效应存在衰退;外商投资的进入会促进当地的贸易发展,同时对进口贸易的促进作用要高于出口贸易,且该促进作用会随时间逐步扩大。应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后续招商引资政策落地,推动试点区域第三产业发展,加强外资、外贸企业间联动。

    2023年05期 No.151 30-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4K]
  • 中国数字经济与非数字经济的行业关联性研究

    张艺迪;邓光耀;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数字经济已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中的重要力量。基于2017年、2018年和2020年投入产出表相关数据,利用投入产出分解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法,研究数字经济和非数字经济的行业关联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非数字经济行业推动与拉动作用更显著,且供给推动作用辐射更广;数字经济和非数字经济行业之间的内部效应最大,其次是溢出效应,反馈效应最小;我国核心部门依然以非数字经济部门为主,数字经济部门大多为边缘部门。应优化经济结构,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做好行业规划,提升我国数字竞争力;完善相关政策,优化我国数字经济环境。

    2023年05期 No.151 40-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7K]

管理探讨

  • 会计监督有关法规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罗文;

    财会监督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财会监督包含财政、财务、会计三个方面监督内容,会计监督作为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在维护财经纪律和市场经济秩序中发挥着有力作用。但是,由于现有会计监督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存在不适应、不匹配、不全面和威慑力不足等问题,制约了会计监督作用的发挥。应从立法、执法、协同等方面共同发力,不断完善法规,加强会计监督协调贯通,形成以行政监督为主体,中介机构再监督、行业协会自律监督和内部监督相协调的“一体多翼”会计监督格局。

    2023年05期 No.151 50-55+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7K]
  • 企业社会责任与股价崩盘风险:“信息桥梁”或“信息误区”?

    李宁;尉昊;

    以我国2010—2022年A股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为研究样本,利用LDA主题模型提取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中的主题指标,基于机器学习中的集成学习模型探究社会责任报告文本信息与股价崩盘风险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主题指标相较于社会责任专业机构评级数据对股价崩盘的预测作用更显著;社会责任报告信息披露与股价崩盘风险之间呈现“U”型关系。监管机构应出台相关规章制度,规范企业责任报告的披露形式,根据提取的社会责任报告文本主题指标预测公司股价崩盘风险,维持公司的持续经营,进而保障相关者的利益,维护国家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

    2023年05期 No.151 56-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9K]
  • 道德型领导与员工创新行为的关系研究——领导认同与组织创新氛围的作用

    程贤;耿川;

    基于社会学习理论与社会交换理论,探讨检验道德型领导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并考察了领导认同在两者关系中的中介作用以及组织创新氛围在这一过程中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道德型领导有助于激发员工创新行为;领导认同在道德型领导与员工创新行为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组织创新氛围对道德型领导与领导认同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的效应。中小型企业在创新发展过程中应关注各层级领导者的道德伦理素质,积极打造创新氛围,为员工创新构建良好工作环境;领导者在组织管理过程中也应以身作则,建立基于价值认同的新式领导下属关系。

    2023年05期 No.151 65-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5K]

人文与社会研究

  • 新中国初期福建省侨批业管理政策探析

    郑晓光;

    新中国初期,侨批业停业,侨汇断绝,影响了国计民生的恢复。福建省政府高度重视侨批业管理,采取了多项管理措施:组建一支了解省情、侨情的管理团队;采用“团结与管理”相结合的政策取向,释放善意,稳定从业者;出台两则暂行办法规范行业经营,辅以便利侨汇保值与汇兑的措施;严厉打击侨批局违法经营活动。这一系列措施尽管存在过于强调侨汇等的偏差,但总体务实、可行。然而政府的侨汇收入却未达到预期,根本原因在于宏观经济环境的制约。随着宏观经济条件的改善、政策的调整,政府侨汇收入大幅增加,基本实现了将侨批业纳入政府管理的轨道上。

    2023年05期 No.151 73-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0K]
  • 科技创新何以赋能福州夜间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三坊七巷的案例分析

    黄日昀;黄帆;

    科技创新是我国在新时期各领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也对福建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着引擎作用。通过案例分析方法,选取福州市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作为案例,进行主体、手段和机制多重维度分析,对其科技创新赋能夜间经济发展机理进行建构分析并总结经验。研究发现,在科技创新赋能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数字化转型中,夜间经济发展的主体、手段和机制起到媒介作用,能够促使其管理智慧化、场景数字化以及服务品质化,进而推动福州市夜间经济高质量发展。在新发展阶段,福建应在科技创新的赋能下,充分把握主体、手段和机制三大媒介,助力夜间文旅产业转型升级。

    2023年05期 No.151 81-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1K]

教育管理研究

  • 应用型新商科人才跨界融合培养的路径研究

    张美涛;林航;

    传统商科人才培养模式正面临着科技进步和后疫情时代逆全球化带来的低增长、大通胀的交叠困境。从商科人才培养所面临的环境出发,分析应用型新商科人才应具备的知识、素养、品质、能力等特征:掌握数字商业逻辑和规律;具备人文素养与正确应对颠覆性技术的伦理素养;具备中国气派和国际视野;具备创新实践力与基于高度认知可塑性的判断力。提出“六塑造”“一建设”的应用型新商科人才培养路径:以伦理素养和人文精神为主的价值观塑造;以产业链为主线,实现跨界融合培养的知识塑造;以问题导向为原则的方法论塑造;突出区域特色与响应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相结合的特色塑造;产教融合、赛教融合、项目制培养的模式塑造;有效激励的教学管理评价体系塑造;推动“新商科实验室”建设等。

    2023年05期 No.151 88-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0K]
  • 共情·共融·共创:讲好中国故事,引领课程思政——以《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课程为例

    张兰花;杨朝英;严谨;

    “讲好中国故事”引领课程思政是提升学生金融素养、增进金融自信与建设金融强国的需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论述为理论基础,以《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课程为例,依据对师生的访谈数据,采用扎根理论,构建“讲好中国故事”引领课程思政的理论模型。模型揭示“讲好中国故事”引领课程思政要以铸爱国情怀、育金融情怀与塑社会主义金融价值观的共情目标为引领,依据“讲政治”与“讲金融”的共融原则甄选中国好故事,通过讲述主体创新、理念创新与方法创新等共创方式实施,为提升课程思政品质提供理论指引。

    2023年05期 No.151 94-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4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