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 马克思异化劳动思想及当代启示——基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解读

    徐宇兰;杨文选;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异化劳动为中心,深入到政治经济学中解剖市民社会。《手稿》在资本主义工业化背景下,在批判继承卢梭、黑格尔、费尔巴哈的异化思想基础上,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的各种异化形式,提出了异化劳动的四重维度,内涵相当丰富。马克思异化劳动思想将生产劳动看作是人的实践活动,具有鲜明的人本性特质、一定的现实性特质和动态发展性。因此,要深入研究马克思异化劳动思想,通过发展壮大公有制经济、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构建劳动者共同体、重视劳动者的主体地位等方式来消除我国异化劳动的可能风险,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一定参考。

    2024年06期 No.158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2K]
  • 马克思异化劳动思想及当代启示——基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解读

    徐宇兰;杨文选;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异化劳动为中心,深入到政治经济学中解剖市民社会。《手稿》在资本主义工业化背景下,在批判继承卢梭、黑格尔、费尔巴哈的异化思想基础上,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的各种异化形式,提出了异化劳动的四重维度,内涵相当丰富。马克思异化劳动思想将生产劳动看作是人的实践活动,具有鲜明的人本性特质、一定的现实性特质和动态发展性。因此,要深入研究马克思异化劳动思想,通过发展壮大公有制经济、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构建劳动者共同体、重视劳动者的主体地位等方式来消除我国异化劳动的可能风险,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一定参考。

    2024年06期 No.158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2K]
  •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探索的历史逻辑

    邱婷;史晓丹;

    实现现代化是中国仁人志士长期以来孜孜以求的共同目标,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探索有其独特的内生历史逻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为中国式现代化奠定了国家独立、民族自觉的历史前提。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在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勇于探索创新,不断破除妨碍改革和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注入了强劲动力。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不断推进与拓展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实现了实践探索和理论建构的创新突破,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无比光明的前景。

    2024年06期 No.158 8-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0K]
  •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探索的历史逻辑

    邱婷;史晓丹;

    实现现代化是中国仁人志士长期以来孜孜以求的共同目标,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探索有其独特的内生历史逻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为中国式现代化奠定了国家独立、民族自觉的历史前提。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在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勇于探索创新,不断破除妨碍改革和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注入了强劲动力。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不断推进与拓展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实现了实践探索和理论建构的创新突破,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无比光明的前景。

    2024年06期 No.158 8-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0K]

新质生产力研究

  • 政府补助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研究

    郑鹏;罗芳;

    当前,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选取2011—2022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数据,运用熵值法、双向固定效应、倾向得分匹配等方法实证检验政府补助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结果显示,政府补助对企业新质生产力具有促进作用,融资约束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中介效应;市场竞争、技术创新可以强化政府补助对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正向作用;政府补助对民营企业、制造业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激励效应更为显著。应构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政府补助机制,建立相应的引导机制,加大对民营企业和制造业企业的关注,确保政府补助能够有效解决企业需求,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

    2024年06期 No.158 15-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8K]
  • 政府补助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研究

    郑鹏;罗芳;

    当前,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选取2011—2022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数据,运用熵值法、双向固定效应、倾向得分匹配等方法实证检验政府补助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结果显示,政府补助对企业新质生产力具有促进作用,融资约束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中介效应;市场竞争、技术创新可以强化政府补助对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正向作用;政府补助对民营企业、制造业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激励效应更为显著。应构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政府补助机制,建立相应的引导机制,加大对民营企业和制造业企业的关注,确保政府补助能够有效解决企业需求,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

    2024年06期 No.158 15-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8K]
  • 新质生产力的演进逻辑与要素赋能

    李垚;

    新质生产力作为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创新性内容,具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内涵。新质生产力的生成背景来源于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发展及国际力量对比的深刻调整,是在此历史机遇和挑战下,中国共产党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并结合中国化发展的实践经验,提出的新生产力理论。新质生产力的演进逻辑体现在其对生产力发展过程的系统理解和实践探索,从理论基础到实际应用,全面覆盖了数字化、智能化和绿色化的核心路径。新质生产力的要素赋能侧重于通过技术与传统生产要素的深度融合,推动生产模式的转变、管理流程的优化和生态系统的构建。

    2024年06期 No.158 23-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5K]
  • 新质生产力的演进逻辑与要素赋能

    李垚;

    新质生产力作为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创新性内容,具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内涵。新质生产力的生成背景来源于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发展及国际力量对比的深刻调整,是在此历史机遇和挑战下,中国共产党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并结合中国化发展的实践经验,提出的新生产力理论。新质生产力的演进逻辑体现在其对生产力发展过程的系统理解和实践探索,从理论基础到实际应用,全面覆盖了数字化、智能化和绿色化的核心路径。新质生产力的要素赋能侧重于通过技术与传统生产要素的深度融合,推动生产模式的转变、管理流程的优化和生态系统的构建。

    2024年06期 No.158 23-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5K]

经济研究

  • 福建省嵌入双重价值链的特征与协调发展研究

    李南;

    福建在双重价值链中的现实情况是新发展格局定位的起点。将跨国投入产出表嵌入中国区域间投入产出表,测算福建省的本地增加值、国内垂直专业化、国际垂直专业化、回流增加值和增加值出口等指标,总结出福建嵌入双重价值链的特征。福建省内价值链关系以本省经济系统为主;由主导部门拉动或推动;部门内贸易是最重要的贸易方式;省际价值链关系具有相邻效应和资源导向;嵌入全球价值链主要通过福建企业进口中间品实现,规模由制造业部门决定;通过制造业嵌入东亚生产网络。基于对新发展格局的研究和布局的理解,建议福建省推动新兴产业建链,加入全国重点产业链布局;推进传统产业升链与优势产业延链结合,并处理好要素市场改革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倒逼产业升级和企业提高生产率;推进高水平开放,以及重点发力分配制度改革。

    2024年06期 No.158 3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9K]
  • 福建省嵌入双重价值链的特征与协调发展研究

    李南;

    福建在双重价值链中的现实情况是新发展格局定位的起点。将跨国投入产出表嵌入中国区域间投入产出表,测算福建省的本地增加值、国内垂直专业化、国际垂直专业化、回流增加值和增加值出口等指标,总结出福建嵌入双重价值链的特征。福建省内价值链关系以本省经济系统为主;由主导部门拉动或推动;部门内贸易是最重要的贸易方式;省际价值链关系具有相邻效应和资源导向;嵌入全球价值链主要通过福建企业进口中间品实现,规模由制造业部门决定;通过制造业嵌入东亚生产网络。基于对新发展格局的研究和布局的理解,建议福建省推动新兴产业建链,加入全国重点产业链布局;推进传统产业升链与优势产业延链结合,并处理好要素市场改革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倒逼产业升级和企业提高生产率;推进高水平开放,以及重点发力分配制度改革。

    2024年06期 No.158 3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9K]
  • 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设立对要素收入分配的影响:理论分析与经验证据

    刘鹏;雷奕中;

    要素收入分配是推进经济增长、实现社会公平的节点问题,跨境电子商务是否对其产生影响值得深入研究。基于2008—2021年全国275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实证考察了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设立对要素收入分配的影响及其路径机制。研究表明,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设立显著优化了要素收入分配格局;其优化作用存在明显的异质性,东部城市、第三产业为主的城市表现得更为显著;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的设立主要通过提高数字化程度、扩宽市场范围两条路径发挥中介影响。应实施差异化战略并考虑地域特性,优化产业布局以促进经济增长,精确评估政策执行的有效性,强化区域协作以合理分配资源。(1)

    2024年06期 No.158 39-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7K]

管理研究

  • ESG对物流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

    何燕子;梁金鹏;

    为探讨ESG对物流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选取2012—2021年54家行业头部上市物流企业数据,构建SBM-GML模型测算物流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结合ESG构建实证计量模型。研究表明:ESG能够推动物流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其中相对于技术效率而言,技术进步的推动作用更为显著,融资约束在其中起到了中介效应,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ESG对物流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推动作用在中部地区与国企中影响更加显著。物流企业应更加着力于提升自身ESG水平,将绿色理念贯穿企业发展,加强社会贡献,优化企业治理结构。(1)

    2024年06期 No.158 47-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1K]
  • 智能语音助手沟通风格对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影响研究

    马逍;

    随着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和生成式语音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语音交互成为消费者日常普遍使用的人机交互形式。在不同的服务情境下,探讨智能语音助手沟通风格对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影响,并通过两项实验研究发现:在享乐主义主导的服务情景中,用户更倾向于可爱的语音沟通风格;在功利主义主导的服务情境中,则更偏好正式的语音沟通风格,人机信任中介了上述交互作用。开发者应充分考虑用户需求,优化智能语音助手的情感交互体验,同时根据服务情境灵活调整沟通风格,实现情境化动态切换。(1)

    2024年06期 No.158 56-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2K]

人文与社会研究

  • 操纵证券市场罪违法所得数额要素之调适——从“入罪标准”到“量刑情节”

    陈俊秀;王家庶;毛越煊;

    现有刑法与司法解释对操纵证券市场罪“情节严重”入罪标准中“违法所得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罪量要素仅作出原则性规定,该罪量要素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均存在风险和问题,且无法契合操纵证券市场行为人“滥用优势欺诈其他投资者”的行为本质。在保护证券市场管理秩序和其他投资者利益的法益视角下,宜将“违法所得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罪量要素移出操纵证券市场罪“情节严重”入罪标准,并将其调整为本罪刑罚裁量的考量情节,在某一具体操纵证券市场行为已被定罪的前提下,体现刑事处罚、量刑幅度与违法所得数额的正相关关系,使之在司法实践运用中契合罪责刑相适应原则。(1)

    2024年06期 No.158 64-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3K]
  • 操纵证券市场罪违法所得数额要素之调适——从“入罪标准”到“量刑情节”

    陈俊秀;王家庶;毛越煊;

    现有刑法与司法解释对操纵证券市场罪“情节严重”入罪标准中“违法所得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罪量要素仅作出原则性规定,该罪量要素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均存在风险和问题,且无法契合操纵证券市场行为人“滥用优势欺诈其他投资者”的行为本质。在保护证券市场管理秩序和其他投资者利益的法益视角下,宜将“违法所得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罪量要素移出操纵证券市场罪“情节严重”入罪标准,并将其调整为本罪刑罚裁量的考量情节,在某一具体操纵证券市场行为已被定罪的前提下,体现刑事处罚、量刑幅度与违法所得数额的正相关关系,使之在司法实践运用中契合罪责刑相适应原则。(1)

    2024年06期 No.158 64-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3K]
  • 论数据资源的共享主义法律关系——基于霍菲尔德法律元概念分析方法

    陈熠凡;

    数据资源共享是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但我国法律并未对数据资源的法律关系作出明确规定,可以使用霍菲尔德法律元概念分析方法来推理其共享主义的法律关系构造。数据资源共享背景下,以勿扰权益(claim)为核心的传统排他性权益构造模式存在无法修正的弊端,从功利主义视角下以自由权益(privilege)为核心的法律关系才是应然进路。对于抛弃勿扰权益(claim)而选择自由权益(privilege)引发的正义性困境,应当通过权益(right)冲突理论作出正义性论证。然而数据之上的竞争法益、人格法益、公共法益、物理秘密状态下的权利确实客观上存在,应在这些情形下设定对应的勿扰权益(claim)及对应的义务负担(duty)来作为制度的补充。综上,从现代法律语言上来说,数据资源的共享法律关系应当以“不赋权”为基础,辅以“新型行为规制”为例外。(1)

    2024年06期 No.158 70-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7K]

教育管理研究

  • 新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三维探赜——基于价值意蕴、现实境遇与实践进路

    谢东俊;

    马克思主义信仰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通过新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状况的调研分析,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取得明显成效,整体状况良好,但少数大学生仍存在信仰多元化、功利化、淡化甚至动摇现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实践尚存需完善之处。大学生信仰弱化原因包括多元社会思潮消解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权威、信息茧房效应弱化了马克思主义的有效传播、学习缺乏创新降低了马克思主义的信仰魅力等。立足于新时代新征程,应通过强化思想认知、增进情感认同、注重实践参与等实践进路推进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1)

    2024年06期 No.158 80-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2K]
  • 数字技术赋能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深层逻辑与实践路径

    高佳麒;

    数字经济时代下,数字技术赋能是思政课教学的必然趋势。数字技术赋能高校思政课教学有其深层逻辑与实践路径。从深层逻辑来看,数字技术通过丰富思政课教学内容、创新思政课教学模式和构建双向互动的主客体关系为高校思政课教学提供技术支撑。然而在数字技术赋能过程中面临思政课教学内容情感因素淡化、教学方式主客体关系颠倒、意识形态引领力削弱、教学体系改革存在难点等多重挑战。为应对这些挑战,从实践路径来看,数字技术赋能高校思政课教学需提升思政教学内容的情感温度、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数字素养、在思政课教学中强化主流价值引领和完善数字技术赋能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系统规划。(1)

    2024年06期 No.158 87-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5K]
  • 系统观念下高校学生工作效能提升路径研究

    杨炎梅;

    坚持系统观念是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立场观点方法。学生工作是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接班人的培养,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新形势下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对高校学生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学生工作必须坚持系统观念,把握普遍联系、全面系统、发展变化的原则,在实践中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核心使命,整合各方力量构建学生工作大格局,提高学生工作艺术,才能不断提升工作效能,高质量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1)

    2024年06期 No.158 95-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1K]